q

[文化]贺云翱: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更是未来的

时间:2017-06-10 11:08:01编辑:周舟

   昨天,2016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两大平行论坛之一、首届文化传承和创新国际论坛举行。2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为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但更是未来的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提出了“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价值概说”。他认为,文化遗产中包含着人类特别是特定人群的文化运动规律,它能够引导人们在当代依据文化运动的规律进行思想创新和实践创新。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手工制造业资源,在现代生活中可以成为特定生活方式的参与者,从而赢得新的发展动力和消费市场。如宜兴紫砂、南京云锦、江宁金箔、龙泉青瓷等制作工艺,都已经在当代人的生产、生活中大放异彩。而文化遗产作为特定人群和地域的创造物与共同记忆、文化认同载体、精神标识,也可以成为地域社会重建、文化复活与复兴的重要资源,成为旅游业、服务业的重要推手,成为创造现代城市、城镇、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核心资源。“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但更是未来的,它是创新资源,是发展基础。为此,传承文化遗产就是传承创新资源,就是筑牢发展根基,就是把握我们共同的幸福之门。”贺云翱说。

  异地搬迁不能割裂和本民族文化的联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提出了一个新鲜概念——“非遗”扶贫。扶贫工作,是国家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黔西南是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如何让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里的布依族、苗族群众摆脱对新环境的恐惧心理和不适应感,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并能够在新环境里“安身立命”?他认为,应该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他们下山。在保护“非遗”方面,田青建议,对于少数民族群众来说,异地搬迁不能割裂他们与历史、传统和本民族悠久文化的联系,要尽量做到在搬迁中不破坏原有社区的基本社会结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手工技艺”,也可以在传承的基础上、在不改变文化基因的情况下求得新发展。“与其让搬迁下来的年轻人学习电焊、开车,不如把他们组织起来,把竹编、草编、石艺、木艺、民族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出来,开发成文化创意产品。比如布依族、苗族的‘十万绣娘’,就是一支很了不起的致富力量。”田青说。

  “非遗”是救命的“脐带血”,必须保护好

  “非遗”保护是一门技术含量颇高的学问,保护得好是保护,保护得不好便是破坏。那么,什么样的保护才是科学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提出了“非遗”保护科学评估三标准,“第一个标准,是看通过保护,我们是否保住了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DN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稳定的文化DNA,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性符号。同时,它也是一袋救命的‘脐带血’——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外来文化如何冲击、自身传统如何失落,只要保护好这一袋‘脐带血’,这个民族的传统即使已命悬一线,也能起死回生。第二个标准,是看通过保护,我们是否保住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多样性;第三个标准,是看通过保护,我们是否促进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