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香港币圈交易所因涉及13.7亿港元“诈骗”

时间:2023-09-23 15:23:06编辑:周舟

腾讯新闻 香港谢苗《透视》

一家名为JPEX的货币交易所因卷入13.7亿港元的“诈骗案”以及香港明星张智霖的意外“助推”,正在成为香港热议的焦点。 公开信息显示,受害者人数已超过2000人,其中包括一些内地人。

这也是目前涉及香港货币圈的最大“诈骗案”。

该案发生于9月13日,香港证监会点名JPEX及积极向香港公众推广JPEX的人士,并指出其涉及至少6项货币兑换店等可疑商业行为。

次日,JPEX公告称,因证监会声明,需要调整业务,将对提币手续费进行调整。 随即,有香港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每次提现限额限制为1000 USDT(美元稳定币),需要支付999 USDT的手续费”,也就是说不允许提现伪装的。 这个消息很快在香港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无法从JPEX提取现金。

9月16日,香港证监会宣布JPEX可能涉及诈骗,已移交警方跟进。 9月17日,JPEX表示遭遇资金被第三方锁定,并于18日凌晨宣布“删除理财页面上的所有交易”。 随后,9月18日,香港警方采取行动,当天逮捕了8人,其中包括为JPEX做了大量宣传、自称是JPEX合作伙伴的当地网红林佐。

截至9月22日下午,香港证监会和警方已陆续逮捕11人,其中包括香港当地知名网红林佐、陈毅等人。 曾为交易平台拍摄品牌大使宣传片的艺人张智霖也于9月19日前往湾仔警署配合调查。 张的经纪公司随后发表声明称,合作已于2022年9月终止。

香港币圈交易所因涉及13.7亿港元“诈骗”

(张智霖为JPEX拍摄的宣传视频,图片来自香港当地媒体《01新闻》)

虽然警方已冻结该交易所约1500万港元的银行现金和三处价值约4400万港元的房产,但这些资产与13.7亿港元的“诈骗金额”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这起案件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这是香港特区政府今年高调表态角逐“亚洲网络3.0中心”以来,特别是香港正式启动实施交换所以来的首起“诈骗案”。今年6月1日实行许可制度。 案件。

一位从事货币行业多年、与香港监管有过互动的人士告诉腾讯新闻《透视》,JPEX不会是香港第一起诈骗案,更不会是最后一起。

去年12月底,香港货币交易平台AAX倒闭。 除两名高管被捕外,其他高管也卷走2.3亿港元逃往海外。

腾讯新闻《透视》获悉,今年6月1日货币兑换牌照制度实施后,香港监管机构迄今仅向万向集团旗下Harshkey和BC集团旗下OSL发放牌照。 然而,没有几家无牌交易所仍然活跃在香港市场。

根据香港证监会的要求,6月1日前已在香港运营并有实际业务的货币交易所,如有意申请牌照,将给予一年时间做出过渡安排,也就是说,这些机构将能够在这里做出过渡安排。 即使您年内未获得许可证,您也可以继续经营。 这也让包括JPEX在内的机构有机会在6月之后继续运营。

但为什么在一年的过渡期到来之前,JPEX就先出事了呢?

“致富”高息套路,专门收割新“韭菜”

事件发生后,JPEX如何能够在监管机构的眼皮子底下“收获”超过10亿港元也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一些币圈资深人士向腾讯新闻《透视》表示,JPEX并没有收割币圈的人。 至少他们没有听说过币圈有“老玩家”被JPEX诈骗的情况。 在他们看来,JPEX的做法适合新“韭菜”。 对于老“韭菜”来说,这些方法都是之前币圈遗留下来的。

腾讯新闻《透视》通过梳理发现,号称成立于2020年的JPEX在疫情期间在香港进行了大量宣传。 除了邀请林佐等当地网红参与宣传外,还前往香港人流量非常高的地方。 中环、铜锣湾、尖沙咀的地铁入口处贴满了JPEX广告。 据JPEX宣传文件显示,其在香港的宣传费用接近超过4000万港元。

香港币圈交易所因涉及13.7亿港元“诈骗”

(中环港铁站大型JPEX广告,图片来自JPEX官方账号)

一些受骗受害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们是在中环地铁站看到广告后才知道JPEX的。 他们之所以相信,是因为它被放置在官营港铁公司的广告位置上。 港铁公司其后回复当地媒体询问并表示,港铁公司的广告已委托该机构负责,2022年6月后将不再发布JPEX广告。

和早期鲁莽时代的中国币圈一样,JPEX也用了很多看似似是而非的宣传思路来误导投资者。 例如,JPEX当时在中环地铁站的广告中称自己为“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 它的名字JPEX与东京交易所的缩写JPX只有一个字母不同。 事实上,这家公司与日本没有任何关系。

香港币圈交易所因涉及13.7亿港元“诈骗”

(JPEX中环广告,自称是日本加密货币,图片来自JPEX公众号)

香港警方还曾向外界表示,部分涉案人员打出“天天赚钱”的广告,通过分享豪车、奢侈品来吸引用户。 警方公布的搜查物品中,确实有不少价值数百万的奢侈品。

更夸张的是,在今年6月的一次活动中,JPEX直接向香港电竞之父、香港亿万富豪家族第三代钟培生支付了1000万港元现金孔.

JPEX为用户提供了与大多数交易所类似的功能,包括允许用户在平台上兑换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多种加密货币,以及允许用户将资产从其他交易所转移到JPEX账户。 JPEX自有平台的货币JPC也将于2022年8月发行。

有币圈人士向腾讯新闻《透视》表示,JPEX的模式并不陌生。 在监管之前,很多交易所都是这样运作的,利用高利率和创造财富来吸引“韭菜”。 后者不仅是贪婪,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我不会是最后一个“击鼓传花”的人。

据证监会公布的材料显示,截至9月12日,JPEX已推广平台现有理财产品,对以太坊、比特币和USDT美元稳定币分别提供21%、20%和19%的年化回报。 。

这些“创造财富”和高息操作,确实是早期币圈常用的手段。 上述币圈资深人士向腾讯新闻《透视》表示,只有新“韭菜”才会继续相信如此简单的模式。

当然,还是有一些人被JPEX误导,以为它是一个合法合规的交易平台。 香港证监会公告称,JPEX声称在迪拜成立并获得当地牌照,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并未获得包括迪拜在内的任何地区的牌照。

神秘商人、黑衣通缉犯

交易者的管理能力和信誉对于货币兑换来说非常重要。 不过,尽管香港监管部门和警方连日来应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要求加班加点处理此案,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官方消息证实幕后操纵者是谁。 JPEX平台。

目前被香港警方拘捕的11人中,除了网红林佐、陈毅、陈凯艺外,香港当地媒体《01新闻》报道称,还有黄正杰的助理莫俊廷,曾在网上撒钱。香港街头,还有BeatBox歌手黄浩邦、本地币圈著名演说家朱公子等6人。 其余五人大多是JPEX的普通员工。 据媒体报道,这些人主要是公司秘书及相关人员,其中还包括尚未毕业担任公司秘书的大学生。

腾讯新闻《偏网》从内部人士处获悉,JPEX 2022年盈利近1亿美元,全部用于分红。 此外,JPEX还尝试与走合规路线的香港本地交易所合作。

与此同时,市场上不断传出JPEX创始团队有当地“黑社会”背景的传言。 虽然尚未得到证实,但JPEX比一般的货币交易所更加“恶毒”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上述资深币圈人士及《01新闻》信息显示,几个月前,一名大陆用户在JPEX投资了数十万美元,想要提现却无法提现。 平台工作人员通知他可以去香港提现。 到达香港后,该用户被一名黑衣男子打伤,该男子随后逃跑。 据《01新闻》报道,警方目前正在寻找包括黑衣男子在内的四人。

上述币圈人士向腾讯新闻《透视》表示,没有人知道一家在香港活跃了三年多的交易所的真正幕后人物。 也许交易所自成立以来就已经做得很好了。 为“逃跑”做的准备,却给这些新“韭菜”带来了痛苦。

OTC商店盛行,却行走在监管灰色地带

香港币圈的新“韭菜”仍然存在,部分原因是在香港购买虚拟货币的便捷方式,即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虚拟货币兑换店,或者OTC店。

这种店对于想尝试币圈的新人来说非常方便。 用户只需走进商店,即可通过现金或转账的方式快速购买虚拟货币,尤其是稳定币USDT,无需在网上与陌生人进行交易。

事实上,OTC是面向散户的虚拟货币买卖市场。 疫情期间,香港此类兑换店扩张疯狂。 腾讯新闻《透视》曾在老年人集中的市场发现不少,并目睹不少邻居进店购买。

这些OTC店也是JPEX等港币交易平台的获客渠道之一。 过去,一些OTC商店利用折扣买卖比特币的噱头来吸引顾客。 有JPEX业主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通过街头OTC购买虚拟币后,OTC销售会引导用户将虚拟币存入JPEX,相当于定期存款,并且会给出超级市场利率——这也相当不错。很多。 用户喜欢它。

腾讯新闻《周边》获悉,位于湾仔皇后大道东的Coiner兑换店在JPEX事件后被警方突击搜查。 Coiner于2020年在香港成立。

目前香港市场上有多少家场外交易商店,目前尚无具体统计。 包括一些律师在内的币圈人士向腾讯新闻《透视》表示,OTC兑换店目前在香港陷入监管灰色地带。

腾讯新闻《透视》了解到,根据香港规定,在街头兑换港币的货币兑换店需要向海关申请牌照,因为其经营汇款或货币服务,但在OTC店交易的虚拟货币则不需要。考虑在香港。 作为“货币”,它只是一种商品。 此类OTC商店尚无需向海关申请许可证。 同时,此类商店并非交易平台,不受香港证监会监管。

曾任律师的立法会议员姜玉环在香港当地电台表示,对于虚拟货币OTC商店缺乏监管的问题,香港可以参考其他地区允许香港金管局监管的做法。监管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金融公司。

一位长期关注香港虚拟货币监管规定的币圈资深人士向腾讯新闻《透视》表示,香港虚拟货币场外交易仍在疯狂增长。 如果继续不监管,迟早会出现问题。

不过,他也觉得香港目前对于货币交易所搭建自己的托管平台的监管要求存在问题。 即使法规要求持牌交易所将至少 95% 左右的资产存储在冷钱包(离线存储私钥的钱包)中,并与相应的等值现金一起存储在银行中,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交易所不会挪用用户的虚拟币,特别是当交易所遭遇挤兑或面临破产时。” 在他看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交易所经营者铤而走险,盗取用户的虚拟币在所难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文章